大運河畔的非遺盛宴走進浙大城市學院 | ||
| ||
近日,為積極響應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關于開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充分展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工作成果,持續推動非遺項目與高校人文社科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高在校大學生自覺保護傳承非遺的意識,6月6日至6月11日,浙大城市學院、浙江省旅游協會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旅分會、全國傳統工藝工作站杭州拱墅站攜手,在學校聯合舉辦2022“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詩畫古運河·城市新生力”系列活動,重點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的傳揚與發展,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20多名浙江非遺技藝傳承人代表也在本次活動中齊聚一堂,一同為在校師生呈現鮮活、立體、多元的傳統文化盛宴。 為積極推進傳統文化與非遺技藝在校園中的創新傳承,學校藝術與考古學院與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魏立中共建木版水印工作室授牌儀式在活動期間同步舉辦,校黨委副書記賈秀英為工作室授牌?,F場,魏立中介紹了十竹齋木版水印的特點和發展歷史,并表示將與學校深化文化創作、項目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與發展。 據悉,此次活動積極響應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關于開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目的在于充分展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工作成果,持續推動非遺項目與高校人文社科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高在校大學生自覺保護傳承非遺的意識。 活動中,同學們親手體驗了傘面繪制、泥塑捏繪、臉譜繪制、木版水印、折扇繪制等精品課程,在歡聲笑語中體驗宋韻之雅。琳瑯滿目的非遺名品、非遺美食、非遺文創集中展示,全方位營造高校非遺消費體驗場景,將好看、好玩、好吃的非遺項目生動地展現師生們面前。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